FEEDBACK

Chinese Vernacular House: Southwest Residential Buildings

Price: $13.95 $9.80 (Save $4.15)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西南民居》内容简介: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人,代表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企业。这样一个企业,必然对合作者有同样严格的要求。而他的合作者也是这样的一个集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这个不大的集体,其背后的积累却可以一直追溯到80年前,在爱国志士朱启钤先生资助下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60年前,梁思成先生把这份事业带到清华,第一次系统地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而今天,在王贵祥教授和他的年长或年轻的同事们,以及整个建筑史界的同仁们的辛勤耕耘下,中国传统建筑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强强联合一定能出精品!

Media Recommendation

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避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以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梁思成

Editor's Recommendation

《西南民居》: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民居五书


About Author

吴正光,贵州省文物局研究员,湖南凤凰人。长期从事民族文化及民族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凤凰勾良的苗文化》《郎德上寨的苗文化》《中国民族建筑》《沃野耕耘: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
陈颖,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域传统建筑文化方向的研究,参与编写《藏羌碉楼与村寨》《德格——巴宫》等书,发表论文数篇。
赵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工作。已出版专著《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
马薇,清华大学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建筑学硕士,在清华读书期间跟随楼庆西进行云南乡土建筑调研工作,现为美国从业注册建筑师。
孙娜,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就职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土建筑研究所,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作有:《仙霞古道》《清湖码头》《峡口古镇》《廿八都古镇》《观前码头》《蔚县古堡》《南北两瓷村》《中国古戏台建筑》,合作译著有《建筑的故事》《建筑四要素》。

Table of Contents
壹·苗族民居
一·建筑形制
二·功能划分
三·建造过程

贰·四川丹巴藏寨碉房
一·基本形制
二·功能布局
三·住宅的建造习俗
四·梭坡乡莫洛村格鲁甲戈宅
五·中路乡克格依村东波波宅
六·聂呷乡甲居村拉尔布泽朗居
七·革什扎乡布科村多吉白玛宅
八·东谷乡井备村嘉初格绒宅

叁·湖北宣恩土家族村落一彭家寨
一·村寨历史
二·环境特色
三·建筑特色
吊脚楼的构造特点
建筑细部特色
建筑空间特色
四·民族文化资源
薅草锣鼓
八宝铜铃舞
宣恩耍耍
舞草把龙
过年
五·保护价值研究
建筑美学价值
历史保护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

肆·永宁摩梭族民居与丽江纳西族民居
一·永宁摩梭族民居
永宁社会历史
村落特征
建筑特征及居住行为
构造行为仪式
二·丽江纳西族民居
丽江社会历史
古城环境
纳西族居住行为与建构仪式
三·东巴文化与纳西族民居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与纳西族建筑文化
四·永宁地区与丽江地区建筑差异考
社会历史与经济因素
文化现象解释

伍·广西龙脊壮族干栏住宅
一·干栏住宅布局
交通空间——门楼
礼仪中心——堂屋
生活中心——火塘间
休憩空间——卧室
粮食晾晒、存储和加工空间——晒台、谷仓及碓房
横屋和配楼
二·干栏建筑的构造特点
三·干栏住宅的建造过程
准备工作
砍伐木料
加工木料
起架、安梁
找平、挂瓦
安装楼板、隔墙、门窗
入宅归火
四·结语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Chinese Vernacular House: Southwes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BN:9787302223337)

Sample pages of Chinese Vernacular House: Southwes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BN:9787302223337)

苗族村民大多居住在山区,其住房不得不因地制宜修成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的干栏式吊脚楼。干栏式吊脚楼,清一色的木结构,此乃缘于苗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木材,村民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师承自然,创造出具有苗家特色的文化。吊脚木楼,架构凌空,虚实结合,飘逸轻盈,稳重和谐。一般四榀三间,问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全系榫卯衔接。一栋房子的柱子、屋梁、穿枋等有上千个榫眼,木匠不用图纸,仅凭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柱柱相连、梁梁相扣、枋枋相接使一栋栋三层木楼卓然独立于天然生成的斜坡陡坎上。吊脚楼的造型,从总体上看,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柱、梁、枋、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从而奠定了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然后逐个延展,组合成整个屋架。屋面由于排水的需要,必须两面或多面倒水,这样就确定最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横向观看,房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由一个三棱体和两个长方体组成。这样的建构,除了结构上的稳定得到保障之外,在艺术感觉上显得端庄稳重。吊脚楼在地形利用、环境处置、空间组合、虚实对比方方面面,呈现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图1-15)
苗岭山区雷公山麓郎德上寨苗族民居建筑,几乎都是木结构、穿斗式、吊脚楼。虽然同为吊脚楼,却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成不同的体量和形制。分别简介如下:
三开间吊脚楼民居——全寨现有民宅百余栋,绝大多数为吊脚楼。最老的几栋吊脚楼建于清代。位于寨内东南隅的陈氏民宅,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为吊脚楼,作畜圈用。二楼前虚后实,为全家活动中心。三楼存放杂物。二层三面带廊。屋面悬山青瓦顶。通面阔12.4 米,通进深8.25米。
Others Also Purchased
Chinese Vernacular House: Southwest Residential Buildings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