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避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以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梁思成
《福建民居》: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中国民居五书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丁村乡土建筑》《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镇——尧坝场》等,合著《新叶村乡土建筑》《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铺》《碛口古镇》等,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书籍《宗祠》《庙宇》《文教建筑》《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作有:《仙霞古道》《清湖码头》《峡口古镇》《廿八都古镇》《观前码头》《蔚县古堡》《南北两瓷村》《中国古戏台建筑》,合作译著有《建筑的故事》《建筑四要素》。
贺从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主讲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课程。已出版著作《安贞堡与福建西华片民居》《老会馆》(与人合著)等。
陈志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有杂文集《北窗集》。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近二十年来主持了十多个古聚落的记录和测绘,培育出热爱传统建筑的新生代,并出版相关著作数十种,发行海内外,影响深远。
第二阶段:到第八、九代以后,吴氏家族人口增多,子弟们经商有成,多数把钱带回老家兴建住宅,因为老家才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永久基业,当然也不乏炫耀张扬的成分。为改善拥挤的居住条件,住宅规模比早期明显增大,不再是简单的三开问或五开间,多是前后两进院落,左右带横屋。大型的可有四五进院,左右横屋各有两排,如双善堂一幢住宅占地6800平方米。另有吴日炎所建的一栋住宅,占地6900多平方米,被村人称为“大屋”。
土楼不再建造,而多采用四点金、前后两进式的建筑形式。但建筑的围护墙体仍采用夯土,建筑内部多用木构架、木板壁等材料。为了美观结实,不少住宅已开始部分使用青砖筑墙体,或卵石墙体,里面为木构架、木板壁。
建筑形制已逐渐丰富成熟。大型聚居式建筑有七八幢,如双善堂、上业屋、下业屋、溪垅屋等,属围龙屋式样;寨岭下、学堂下、横楼屋等均属方楼、圆楼形式。还有中轴对称的前堂后楼的“九厅十八井”式住宅。
第三阶段:清中叶至民国年问,大型住宅依旧以“九厅十八井”式大住宅为主,此外仅建有一栋围龙屋式住宅。
此时住宅已不再用夯土墙,而全部使用砖木结构,或石、砖、木结构。建筑质量及品位也越来越高,建筑上的装饰日渐繁复,雕梁画栋异常华丽,尤其是各种砖制门楼,砖雕、灰塑、彩饰格外华丽,多显示出商人趣味,而且规模很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培田吴氏家族经商发财者较多,家族房派之间相互攀比,加之住宅多有房祠合一的形式,一幢住宅实际是一房人共同建造,共同居住,共同在此祭祖,因此只有规模较大的住宅,宽敞的庭院,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继述堂大宅,建造时间达几十年,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如松堂、双灼堂、灼其堂、济美堂、敦朴堂等占地面积也在3000~5000平方米上下。
在靠近商业街或村落周边还出现了一些花园式小住宅,这大多是大宅的主人为清闲安逸而另辟的宅园。
目前,培田村保存较好的住宅有30余幢,其中明代始建的住宅约10幢,清代所建住宅约201幢。基本是大中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