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对节奏、劲力、呼吸技法的要求是吸随御止、呼力寸发。吸随御止是指在做防御动作时,吸气要与动作同步,即防御动作开始,吸气开始;防御动作完成,吸气停止,处于屏息状态,是攻击前的蓄势。呼力寸发是由意、气与手、身、脚同时运作,发力时用意气引导调控,由丹田内力结合腰脊之力凝发,使气力由腰上下分行,上行至肩,肩催肘,肘催手,达于指端;下行经胯,越膝,过踝,达于足趾,在增强支撑力度的同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上传至出击之梢。出击之梢在即将触及目标的刹那,配合短促呼气,加快出击速度,形成寸力。螳螂拳讲求“八刚十二柔”,柔法多于刚法。螳螂拳招法基本是攻防同作,即每发一招,有攻有防,攻随防动。即先做防御动作,同时吸气,完成后屏息进击,在接近目标时,突发寸力同时短促呼气,完成由“吸随御止”到“呼力寸发”的全过程。四、对攻防技法的要求螳螂拳在攻防用招的过程中,强调八短七长、浑身是拳。充分体现短中有长、拳法密集的短打风格。
“八短”是指螳螂拳有“八短之强”,是逼近短打的技法。讲求在与敌贴胸靠背时.根据具体情况用身体的某部位进行超短距离的击敌。如头肘,就是用头撞击:臀肘,就是用臀部挺击等。体现短打的手法则是以肘法为代表,即用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肘关节击打.如向上挑击的“舔肘”、向下砸击的“叠肘”、向下插击的“栽肘”、横击的“盘肘”、直击的“顶肘”等,都是肘关节部的击打。这些短打的手法。体现了螳螂拳短打的性质。但在与敌格斗时不能不顾双方距离或近或远的变化而一味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