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品品牌译名的趋势与特点
3.1 译名的发展趋势
第一,从比例上看,音译名大量出现,而义译名相对减少。原因是,音译名,尤其是纯粹音译名或介于纯粹音译和寓意音译之间的音译名,有洋味,看名称知道可能是进口产品(尽管有些是国产出口商品),符合顾客的购物心理。此外,介于纯音译和寓意音译之间的译名近两三年有上升趋势。因为看起来像外文名,但又能看出一点汉语的味道,能引起人们某些美好的联想。
第二,寓意音译名大量出现。这大概跟汉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有关。如一种瑞士表原名Delma,如果纯音译则为“德马”,看不出有什么意思。现用寓意半音译,译名是“得利”,挺吉利的,能吸引顾客。
上述两种趋势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但它们确是为了迎合两种不同的购物心理。看上去既像外文名,又有一些汉语本身寓意的名称,较受顾客的欢迎。如梦特娇(Montagut)服装、蜜丝佛陀(Max Factor)美容系列、耐克(Nike)运动鞋等,在中国市场很畅销,跟译名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