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第一节秋水春风各有玄——传承与创新
生命的轮回是靠春去秋来、月落日升的时间来标度的,而艺术的轮回则离不开艺术家的艺术史,因而对艺术的关照关键在于对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考察、研究。
仵应文在40年的从艺生涯里,坚持走创作道路,带着精神追求而沉醉其中,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讴歌、对天地的敬畏、对艺术的崇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情性灵统统融入手中的雕刻刀,把一切生命状态都雕镂成岁月的记忆,以一坛香醇的陈酿,散发出馥郁芬芳的东方神韵。在艺术的道路上,他的脚步从容而坚定。
博学慎取的精神,厚积薄发的积淀,使得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思索的力量。他用艺术感觉直观地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非常自觉地融入了他的知识背景和源自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为作品灌注了灵魂。他致力于用人品打造作品,把职业当成事业做。他深深知道,玉文化的传承最终还是人的传承。在文化底蕴、工艺基础、价值理念上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飞跃。正如《庄子·养生主》中所说的“臣之所好者道也”,把艺术之道作为终极的艺术关怀,并时刻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进乎技矣”——把“技”上升、超越到了“道”的崇高境界,是精神之享受、艺术之享受,理在道中得以化解,不是技外见道,而是在技中见道,此时的技也是道中之技,因此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是“依乎天理”的杰作。佛经有云:佛理如云,登上山头云更远;教义如月,拨开水面月更深。在这样的一个艺术认知的高度开始他的艺术之旅,其前景必定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仵应文创作的心路历程
仵应文的创作涉及体裁十分广泛,岫玉、白玉、翡翠、独山玉、绿松石、水晶都是他创作的对象。他的作品从创作形式上可分为瓶素、人物、花鸟和花卉四大类,而且很多都是“杂糅出新”的。当然,杂糅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艺术地兼容,是不断吸收新东西,利用创新的技法、独到的表现手法,将各种题材元素艺术地糅合在一起,并在“杂糅”的基础上再进行统一,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创作手法上,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现代技艺。比如他创作的《双层转动花薰》,就是第一个把静止的瓶素作品创作成运动的作品。这种运动的技法在瓶素器皿类上应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另外,在传统瓶素的花纹技法表现上,他是有自己的创新技法的。过去瓶素花纹都是像饕餮纹、香草纹、云纹、回纹等,他是第一个将有故事情节的人物浮雕表现在瓶素上的。在人物方面他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把花草、动物等和人物糅合在一起,主要表现人物情感。例如,过去经常见的山鬼题材,大部分作品在表现上人和动物的表情都不能形成统一、人和动物之间没有呼应关系。而他在雕刻中是非常注意老虎和人的情感关系,通过山鬼的美也衬托出老虎的温顺可爱。在花鸟方面,他注重把花和鸟人性化,让它们具有人的情感。
Preface我与仵应文先生结缘于2004 年初,之后我到他工作室参观,仵应文先生的水晶佛像庄严殊胜,富有神韵。我觉得他是一个理解佛教造像要旨的人,而且又是一个在造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记得当时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说他与佛宿缘深厚。
我在全国走了很多地方,朝礼过很多佛像。仵先生以佛家“七宝”的水晶作为介质,更烛见其纯净、空灵。后来,他的工作室搬到龙湖后,我去的次数渐渐多起来,对他的了解也多了些。因而,我觉得仵先生的造像艺术,是一个参“梦中梦”的过程,就是说他的人生理想,是一个追求泓洞澄澈的人生,达到 “明心见性”的求索过程。他的艺术人生,更是一个悟“身外身”过程,他在造像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自我,以妙手雕万佛,践行着禅宗“直指人心”的精髓要义。
以空有不染之心,妙解入世禅机。善解佛理,让他深深地懂得生存之乐。在他40 年的从艺生涯中,曾遭遇过挫折、失意和迷茫,但他懂得“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因而洞彻名利,知道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所以他修心立德,以对佛教的虔敬之心去确定艺术定位和人生目标,通晓体悟艺术、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创作出大量如法庄严的佛像来接引众生。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对“戒、定、慧”三学的实践。戒,通俗地讲,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在切实遵循现实的行为规则中克制自己,从而体悟生命的本原及生命的内在规定。
真实,是生命的永恒主题。生命的真实存在于清明透彻、洁净空灵的心性中。除尘扫染,斩截系缚,需要心灵真实的力量。但如何达到真实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空有不染”的心和金刚般若智慧。禅宗就是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彻底消解了人生的隔阂,把人心、人性和佛心、佛性融为一体,化腐朽为神奇,又化神奇为平常,让人感受到自在与安稳。仵应文先生以“空有不染”的平常心入世、以喜悦心礼佛,正是在诠释着禅宗的与世圆融,其宗旨是落脚于真、善、美的统一,让个人生命在清彻透明的智慧中纯洁下来,在永恒中找到精神的家园。李翱曾问药山惟严禅师:“什么是道?”药山以手上下指点,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由此明白人生不过是自适其性、自悦其心罢了。仵先生的艺术实践恰好体证了这种大有和本源。
以定修慧,营造心灵安居之所。定,就是禅定,是“静虑”“思惟修”之义。它的本义是消除欲界烦恼,破除心中杂念,使心神专一寂静;慧就是智慧,目的是离断烦恼系缚、心念的执著,从而达到空明的境界,直悟生命的本源、人生的意义。只有以“戒、定、慧”三学修治身心,才能让心灵、让人生在现实中得到解脱和超越。仵先生在雕琢的过程中,心着一处,达到忘我的境界。感受着佛陀的博大精深和包纳万物的宽广胸襟,他将佛陀的慈悲、智慧以及佛的空灵和明澈,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水晶玲珑的质地给予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也是一种定。中国禅宗的禅,不拘泥于其他的禅定的修行方法,它也可以是谈论心性,直指生命
本源和身心自由的直觉体验。它特别重视直指人心,返观自照,重体验,重直觉,重视在切实的生命活动中当下悟道。仵先生在雕刻过程中,与佛相应,把自己的艺术体验和宗教体证结合起来,把我心、佛心交叠观照,让心与心相印在平常中。他在雕刻佛的过程中,一切的烦恼扰乱、痛苦逼迫都在空悟的心性中消解了,没有束缚,没有执著,随缘任运,如大鹏乘风,如鸿蒙飘荡。这必定会拂去一切无明的遮蔽,直见生命的本源。
修道悟禅,让仵应文先生掌握生存的智慧,并以此切入平常的生活,融入生命的流程中。这也成就了他由“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跃而成“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自然即道”的人生追求和艺术主张。他能够离尘除染,返朴归真,得大自在,在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中把桃红蕉绿、春露秋霜带入了自己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不断深化自我、明晰自我的艺术行者,也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以明心见性之机,窥见菩提大道。明心见性,就是在修证中明白人生的真谛。明心见性一是要从外在事物的注意中返回自身,寻找自我;二是要从人的活动、欲望、情感中返回心性,寻找生命的现实本源;三是要从心性的念头中返回生命的源头,寻找佛心佛性;最后要把前三个步骤倒过来、融合起来,在“无所住”中让真心真性,佛心佛性具体呈现。正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人心头;人人心中有座塔,人人都在塔下修。”禅宗思想的重心一是心,二是平常,合起来就是平常心,平常心触事即理便是道,明心见性便是灵山。禅就是直观平常,又超越平常,在烦恼中证菩提,在平常中证大道。仵先生在雕刻实践中,懂得什么是“舍得”,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抓大放小”。我还说一个观点,先生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他自己修出来的。佛家认为众生生命和世界空而幻有,是为了让人消解执著,生起出离心,解脱烦恼苦果,解脱有限时空的生命存在,反本证心,以开悟的心性去认识佛心佛性,从而把自己的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之中,投入“无所住”的生命洪流中。
“ 一雨普滋,千山秀色。”在世俗功利之上的超越功利,其美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利滋天下,如春雨及时,千山秀色,万般美丽。只有超功利之利才是美的。然而这些美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自性的流露,在于心性的空悟,由短暂到永恒,由狭窄到阔大,由世俗到超越,由局促到舒展,由拘束到自由,这都是心性在起作用。
衷心祝愿仵应文先生在佛像雕刻和佛学修证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3 年12 月于少林寺
摘自本书前言,作者:释永信(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