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作为在商务语境或情景中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社会功能语言变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中最大的一个分支。国外学者对商务英语的定义、性质、范畴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王立非、李琳,2011)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同时商务英语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成果颇丰。
除学术论文之外,近年来以商务汉英翻译为专题进行研究的教材和专著越来越多。本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以商务汉英翻译中出现的较为典型的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本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比分析了商务汉英作为特殊用途的社会功能语言变体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适用于商务汉英翻译的启示。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如下:
第一,第一章以功能语境理论为指导,从宏观层面探讨商务英语作为商务汉英翻译译入语在语域之语场、语式和语旨三个方面的语言文化特征,继而分析功能语境对商务汉英翻译的制约作用。
第二,第二章以汉英对比分析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宏观层面对比分析商务汉英作为特殊用途语言变体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据此提出灵活而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第三,第三章梳理并简述适用于商务汉英翻译的国内外翻译标准和原则,探讨分析商务汉英翻译标准的多样性以及商务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第四章和第九章以语体和文体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商务汉英在语体和文体方面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语体和文体分析在商务汉英翻译中的作用,并据此分别统领和指导对词句段篇以及商标、商用名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业广告、商业说明书等几种主要文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的探讨。
第五,第五章至第八章以语体分析为引领,分别从词、句、段、篇等微观层面对比分析商务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继而提出对商务汉英翻译针对性较强的启示与预防因受汉语负面影响而发生失误的警示。
第六,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以文体分析为引领,分别对商标、商用名片、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业广告、商业说明书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文文体中表现出来的商务汉英语言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系统的对比分析,继而提出对商务汉英翻译的启示与警示。
本教材分为概论、分论1(词句段篇)和分论2(几种主要商务汉英应用文文体)三部分。通过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切入点对商务汉英语言文化进行多维观照和对比分析,本教材旨在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商务汉英语言文化对比分析的框架体系,在对比分析商务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有效商务汉英翻译的启示。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专业学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热心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教学的高校教师、从事商务翻译实务的工作人员、翻译爱好者等使用。笔者相信,对商务汉英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将丰富我国商务汉英翻译教学内容,有助于商务汉英翻译水平和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益于我国对外商贸事业的繁荣发展。
本教材主编李太志负责编写第一章至第十二章,副主编董坤负责编写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加上商务汉英翻译的研究有待深入和提高,本教材存在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