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Survey of Ceramics Trace Model Study

Price: $56.92 $40.00 (Save $16.92)
Only 3 left in stock, order soon.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陶瓷迹型学概论》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陶瓷迹型学产生背景;陶瓷迹型学的宗旨、方法与意义;陶瓷迹型学;陶瓷釉层的化学成分、性质与形貌等。陶瓷迹型研究属于物证研究。在陶瓷迹型研究的过程中,从来就不缺乏陶瓷迹型的客观物证,缺的是发现迹型物证的眼光。作为一门新学科,创建的过程,艰难而枯燥,但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付出,让我们终有成效。
 

First of a series of curriculum publications by Guangzhou Oriental Museum Research Department. Outlines the new methodology and terminology as well as foundations of Ceramic Trace Model Study, a method of using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ceramic glaze for the purpose of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uthentication.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llustrations, and images.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陶瓷迹型学产生背景
第一节社会需求催生陶瓷迹型学
第二节陶瓷观察工具发明与使用
一、陶瓷观察工具发明
二、陶瓷观察工具使用
第三节陶瓷迹型学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
一、传统体制原因
二、现实体制原因
三、传统文化原因
四、传统思维原因
五、传统鉴定方法存在局限性
六、入门要求原因
七、小结
第四节陶瓷鉴定方法的发展演变
一、口说为凭经验证据
二、客观实在物证证据
三、物证系统——陶瓷迹型学创立
四、小结
第二章陶瓷迹型学的宗旨、方法与意义
第一节陶瓷迹型学研究宗旨与方法
一、陶瓷迹型学研究宗旨
二、陶瓷迹型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陶瓷迹型学研究意义
一、建构陶瓷迹型标准图谱模型
二、标准图谱模型比对鉴定易于大众掌握
三、从听鉴定结论到看鉴定结论
四、从鉴定人证到鉴定物证
五、陶瓷迹型学是陶瓷鉴定方法的一种补充
六、陶瓷迹型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陶瓷迹型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陶瓷迹型学
第一节陶瓷迹型学基础概念
一、陶瓷迹型学概念系列一
二、陶瓷迹型学概念系列二
第二节传统陶瓷鉴定依据
一、传统陶瓷鉴定依据
二、关于类型学
三、传统鉴定依据的局限性
第三节陶瓷迹型学鉴定依据
一、陶瓷迹型及规律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二、陶瓷迹型标准图谱模型是鉴定的物证系统
第四节陶瓷迹型学鉴定原理
一、陶瓷迹型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原理
二、陶瓷迹型量变原理
三、陶瓷迹型变化时间过程原理
第五节陶瓷迹型学鉴定本质
一、观察整体化
二、比对证据客观化
三、论证逻辑化
四、求证实验化
第六节陶瓷迹型学局限性
一、标本选择的局限性
二、显微研究的局限性
三、人工操作的局限性
四、陶瓷迹型缺乏的局限性
第四章陶瓷釉层的化学成分、性质与形貌
第一节陶瓷釉化学成分
一、釉的概念
二、釉的构成
三、釉的分类
四、釉的配方
第二节陶瓷釉化学成分的作用
一、网络形成剂作用
二、助熔剂作用
三、其他成分作用
四、釉的化学成分与釉层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陶瓷釉表面活性
一、釉表面活性概念
二、釉表面活性产生原因
三、小结
第四节陶瓷釉层形貌
一、釉层概念
二、釉层形貌
第五节总结
第五章陶瓷釉层变化
第一节陶瓷釉层变化机理
一、釉层与水的反应
二、釉层与碱的反应
三、釉层与酸的反应
四、釉层与CO2的反应
五、釉层与盐溶液的反应
六、釉层风化产物
七、小结
第二节陶瓷釉层变化与环境关系
一、地上环境
二、地下环境
三、水中环境
第三节釉层迹型风化特征
一、玻璃相迹型风化特征
二、气相迹型风化特征
三、晶相迹型风化特征
第四节总结
第六章陶瓷典型迹型类别
第一节元青花斑块类别
一、元青花斑块概念
二、元青花斑块类型
第二节元青花纹路类别
一、元青花纹路概念
二、元青花纹路种类
第三节元青花气泡类别
一、元青花气泡概念
二、元青花气泡种类
第四节总结
第七章陶瓷迹型规律
第一节陶瓷迹型随机性规律
一、陶瓷迹型随机性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随机性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随机性规律表现特征
四、小结
第二节陶瓷迹型色差规律
一、陶瓷迹型色差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色差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色差规律表现特征
四、小结
第三节陶瓷迹型量变规律
一、陶瓷迹型量变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量变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量变规律表现特征
四、小结
第四节陶瓷迹型层次性规律
一、陶瓷迹型层次性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层次性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层次性规律特征
四、小结
第五节陶瓷迹型多样性规律
一、陶瓷迹型多样性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多样性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多样性规律特征
四、小结
第六节陶瓷迹型差异性规律
一、陶瓷迹型差异性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差异性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差异性规律特征
四、小结
第七节陶瓷迹型分明性规律
一、陶瓷迹型分明性规律概念
二、陶瓷迹型分明性规律成因
三、陶瓷迹型分明性规律特征
四、小结
第八节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Sample Pages Preview
准确地说,考古发掘与陶瓷鉴定不是一回事,考古发掘时利用类型学原理对发掘的遗存器物进行断代,而不需要判断器物真假。
陶瓷鉴定不需要利用类型学原理,只是利用考古发掘的已确认年代的陶瓷作为标准器,将被鉴定陶瓷与之相比对,从而确定被鉴定器物的生产年代是否与标准器相同。被鉴定器物经比对后,如果与标准器相同,可以断定其为真;如果与标准器不相符,可以断定其为新仿或老仿。
三、传统鉴定依据的局限性
在当今中国仿古瓷技术已经很发达的历史背景下,传统鉴定的依据已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当我们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将出土文物或传世文物作为标准器做鉴定比对时,这些局限性导致了鉴定的准确率下降。致使准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鉴定停留在感性阶段
中国陶瓷鉴定自古至今,都是个人的经验性行为,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鉴定知识没有经过学制式的系统学科教育,鉴定水平没有科学统一的衡量标准和考核机构的评定。因此,陶瓷权威鉴定专家李辉柄认为:“文物鉴定只是对某件文物进行鉴定,做出年代的判断,然后判断对错与否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仅停留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性阶段上。”
Others Also Purchased
Survey of Ceramics Trace Model Study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