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rice: $31.31 $22.00 (Save $9.31)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讲述了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没有历史经验的事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八年来大家亲见了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学院总部到教师,每个人都为此而尽心尽力,辛勤为各国学习汉语者服务。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把“职业”作“事业”的奉献精神,是这八年创业拼搏力量的升华,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一笔最宝贵财富。一个人、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这种精神。培养和培训教师,实际上也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有了这种精神作为个人和集体的支柱,什么样的难题都可以设法找到答案。
Table of Contents
专题1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与学科建设 
国际汉语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国际汉语教师档案袋的开发和运用 曹贤文[中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陈晨[中国] 
国际汉语教师的角色认知李泉[中国] 金香兰[韩国] 
建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链 徐子亮[中国] 
专题2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教师评估 
马来西亚本土华语二语教师能力标准 何富腾[马来西亚] 庄佩英[马来西亚] 
关于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教师期望要素的初步调查 黄启庆[中国] 刘娟娟[中国] 杨春雍[中国] 
基于现实教学环境要求的美国“非传统模式”持照汉语教师培养 江岚[美国] 
欧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汉语教师 孙琳[中国] 
关于中国社会培训机构汉语教师从业标准的思考 张宝林[中国] 
专题3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课程与教材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教学调查与分析 白宏钟[中国] 钟琳[中国]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课程规划与实践——以政治大学华语文硕/博班教学实习课为例 陈立芬[中国台湾] 
国别汉语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理念探讨——以《怎样教日本人学习汉语语法》为例 黄晓颖[中国] 古川裕[Et本] 
面向国际汉语师资培训的汉语语言学教材研发问题初探 季薇[中国] 
从教师自主发展看国际汉语师资培训教材建设——以《我的课堂活动设计笔记——话题功能篇》为例 梁宇[中国] 
中华文化与传播:学理关切与教学实践 宁继鸣[中国] 马晓乐[中国] 
多媒体主题式的学习模式和教学应用 邱立涓[美国] 
MTCSOL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探讨 吴门吉[中国]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要重视实习教材建设 杨晓黎[中周] 
“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谈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资源研发 周芳[中国] 
国际汉语师资教材考察与本土教材开发 周小兵[中国] 杨峥琳[中国] 陈楠[中国] 
专题4 国际汉语教师知识、能力与素养 
试论海外大学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崔燕[英国] 
试论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的师资问题 韩志刚[中周] 董杰[中国] 
国别化汉语教师知识结构探析——以斯拉夫语国家汉语教师为例 郝小明[中周] 
针对双语背景学生的国际汉语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析 胡向青[新加坡] 林伟业[中周] 谢锡金[中国] 郑莉[新加坡] 
建设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多元化国际汉语教师队伍 金椿姬[中周] 
对外汉语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课堂指令语的对比分析 李维婷[中围] 
新手与熟手对外汉语教师课堂非语言交际比较研究 刘畅[中国] 
国际汉语教师信念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弘[中国] 
汉语教师语法教学的知识、素质与能力问题 卢福波[中国] 
从课堂提问看中波汉语教师教学行为的异同——以波兰克拉科夫初中级汉语教学为例 吕妍[中国] 
赴澳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及培训研究亓华[中圉] 倪树干[中国] 
论国际汉语教师教材“选”“用”能力培养 邱睿[中国] 
国际汉语教师所具备的语言知识与课堂教学技巧之间的衔接 任玉华[中国] 
再谈汉越词与汉语词的词义对比 阮福禄[越南] 
论国别化国际汉语教师能力培养 孙立峰[中国] 
对外汉语新手教师微技能培养——以课堂纠错行为为考察对象 王迪[中国] 
…… 
专题5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案例分析与职业发展 
专题6 幼儿与中小学汉语师资培养 
专题7 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相关问题研究 
附录: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参会论文题目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三、美国大中小学汉语师资培训形式与模式 
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存在很多不同形式。以时间角度划分,有:(1)短期培训,即针对某种教学法理论技巧或测试方法的为期几天的强化培训,一般由大学外语系的汉语专业、东亚语言系、孔子学院、各州汉语教师协会、周末汉语学校联合会组织举办的暑期教师培训项目居多;(2)中期培训,即为期2—4周相对综合性的培训,一般由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星谈”资助的大中小学组织举办,另外还有大学为新任助教传授外语教学法理论并组织小规模的模拟课堂,以便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教学的过程性知识(procedural know ledge);(3)长期培训,即一个学期或一年以上、可颁发学位或资质证书的项目,一般由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系或外语系组织举办。以培训方式划分,有注重某种教学法理论的讲座性培训,注重教学技能技巧实践的工作坊式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兼而有之的双向式培训。就培训动机而言,基本上可分为职前培训(pre—Service training)、人职进修(in:service training)和职后深造(post—service training)三种。职前培训与人职后进修督导相结合的模式是比较常见的。 
职前培训是指一些具体的语言项目,如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半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非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以及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刚刚步入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师以及作教学助理的研究生或者对本项目教学方法尚不熟练的教师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其目的在于保证其教学质量。国家汉办为派往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举办的汉语师资培训项目也属于职前培训范畴。目前已知的单独职前培训项目在美国屈指可数,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以及波特兰州立大学外语系分别同ALLEX语言教学联盟(Allia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Exchange)合作创办的7周暑期教师培训项目,由ALLEX语言教学联盟负责从中国各地直接招募有志在美国大学教授中文的志愿者,送到这两所大学接受岗前培训,然后分派到同ALLEX签署协议的大学担任中文教师。 
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语教育素质是一般素质,而专业教育是特殊素质。这就是说,在职前教育阶段,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做到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 
人职进修和研修指的是对正在任教的教师或主教由其指导教师进行岗位上的监督、指导和研修,比方说,担任汉语教学任务的研究生一般都要同时跟着中文主管教授研修中文教学法或第二语言习得的课程、观摩听课,做到边教课、边受训。此外,国家汉办以往举办的师资培训班,以及每年从暑期7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的每月一期的海外汉语教师和教材教法培训班,还有每年暑期在中国开班的一些美国汉语语言项目,也对在当地招募的教师组织这种职前与人职结合式的培训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这种培训模式的好处是培训目的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能够有的放矢地把近年来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的新课题运用到其师资培训项目中,有利于参训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并行发展;其缺点是一般由于时间匆忙,而且教学任务紧跟其后,培训只能粗线条式地避轻就重。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22.00